发布时间:2025-11-13 13:07 来源:中国食品报网
近年来,脏脏包、麻薯包、软欧包等冷冻烘焙产品频频出圈。冷冻烘焙市场的高增长源于供需两端的共同驱动:一方面,餐饮连锁化与工业化进程加速,推动B端对标准化、稳定供应半成品的需求激增;另一方面,C端消费者对便捷、新鲜烘焙品的追求,正不断拓宽家庭消费场景。业内人士表示,中国消费者的生活习惯、工作节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再叠加新生代消费思维和消费行为的特性,让冷冻烘焙赛道步入了高速增长、发展和扩容的周期。
冷冻烘焙市场前景广阔
当前,我国冷冻烘焙行业正蓬勃发展。《中国冷冻烘焙食品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(2025—2032年)》显示,去年我国冷冻烘焙市场规模达198亿元,同比增长20.7%。预计今年冷冻烘焙市场规模将达230亿元,同比增长16.2%。
冷冻烘焙的兴起,使得生产流程得以优化,原料采购、生产加工、物流配送等环节均实现了标准化与集中化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。同时,集约化生产还有助于降低单位成本,使得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高品质、价格合理的烘焙产品。这一变革不仅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,也为烘焙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以烘焙冷冻面团为例,在面包制作过程中,为了方便储存运输,运用冷冻原理和技术,先制作出冷冻面团半成品,再将其经过解冻以及后续工艺,最终制作成为面包的过程。目前,我国冷冻烘焙市场主要以冷冻原料面团为主,占比高达63%。
“从供应商运到商超门店,离不开冷冻烘焙的技术升级。区别于传统预制菜的熟品冷冻,冷冻烘焙是‘生胚预制’,需在不高于零下18摄氏度冷链保存未烘烤的半成品。”立高食品营销副总裁张祖伦表示,冷冻烘焙产品需要建立冷链体系,全程监控温度,既保留了手工烘焙的新鲜度,又解决了门店操作的复杂性。
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,冷冻烘焙赛道具备广阔的成长空间。随着餐饮连锁化率提升和烘焙行业工业化进程加速,B端对标准化、稳定供应的冷冻烘焙产品需求持续增长;同时C端消费者对便捷、新鲜烘焙品的需求也在拓宽家庭消费场景。
企业跨界布局冷冻烘焙赛道
广阔的市场前景意味着激烈的竞争,众多企业纷纷跨界布局冷冻烘焙赛道,产品抢占商超、茶饮及餐饮终端。
今年4月,海欣食品旗下高端面点子品牌海肴鲜推出黑金&烘焙系列产品,凭借独特的产品创意和品质优势,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。
今年7月,安井食品已完成收购鼎味泰70%股权及鼎益丰食品(太仓)有限公司100%股权,并于下半年将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,增加冷冻烘焙业务板块。安井食品董事长刘鸣鸣表示,在业务整合层面,公司已在鼎味泰基础上成立专项烘焙事业部,未来将继续加码冷冻烘焙行业投入,寻找更多合适并购标的,力求将冷冻烘焙打造成安井食品新的增长点。
去年9月,亿滋国际宣布收购我国冷冻烘焙企业恩喜村,进一步拓展冷冻烘焙业务。此次收购完成后,亿滋国际不仅获得生产基地,更将国际烘焙技术与中国本土口味相结合。业内人士表示,“亿滋正在将其在欧洲成熟的冷冻烘焙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,这种‘全球技术+本地洞察’的模式可能改变竞争格局。”
此前,千味央厨则推出烘焙品牌“焙伦”,聚焦蛋挞、丹麦酥等产品,通过绑定瑞幸、海底捞等餐饮客户嵌入消费场景,实现了“以销定产”的精准生产。千味央厨相关负责人表示,公司早已布局烘焙业务和烘焙品牌,其营收占比在公司总体业务中是比较大的类目。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公司烘焙甜品类营收2.05亿元,同比增长11.02%,营收占比为23.24%。增长的背后是供应链与渠道深度耦合的结果。
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,冷冻烘焙赛道的崛起,是新生代成为主流消费群体后给整个赛道带来的消费红利。该赛道对跨界企业要求比较高,包括品牌效应、规模效应、粉丝效应等。对于跨界企业来说,要想获得较好的回报,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。
“未来,冷冻烘焙的竞争将是渠道精细化运营能力的比拼。”一位连锁餐饮采购负责人表示,不同渠道需要不同的产品组合和配送方案,标准化产品打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。
江瀚表示,为拉长补短,跨界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,构建独立的烘焙研发团队,并通过与烘焙大师合作或技术引进提升产品力;同时强化品牌建设,区分B端供应与C端零售形象,提升消费者心智占有率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业内人士表示,冷冻烘焙的市场热度持续走高,吸引了不少企业跨界布局这一赛道。对不少跨界企业而言,布局冷冻烘焙赛道仍要面临一些难题。比如,面团发酵、食材配比等环节稍有操作不当,就会影响产品的口感;从事冷冻烘焙的企业,也需要在冷链建设、仓储物流方面进行投入,甚至要自建烘焙中央工厂,购买烘焙设备。面对技术、成本等现实存在的难题,这些跨界企业能否突围?值得期待。
责任编辑:小牛